《答友人论学》是一首回复友人论学的诗。首联描绘了当时人们崇尚经典,脱离实践,拘泥于儒家思想,唯前人是瞻的不良学术风气。颔联紧承首联不良习气来写。批评当时有不良学习风气的学人只能学到表面,否定了当时学术不良风气,提出"皮毛"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,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。颈联一转,提出自己的治学方法。诗人将治学与参禅、炼丹类比,用道家与佛家的思想来解释自身的治学理念,使其治学方法浅近明白,通俗易懂。尾联化用了魏了翁的治学名言:“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,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。”诗人将“卖花担上看桃李”与不良治学风气作类比,进一步提出治学要走出书斋、放开书本,亲自钻研,才能学到世间活知识。全诗语言深入浅出,直白易辨。
——李璟《游后湖赏莲花》
——王维《赠韦穆十八》
——朱德《出太行》
——李商隐《夕阳楼》
——孟浩然《洗然弟竹亭》
——查慎行《早过大通驿》
——汉乐府《上留田行》
——刘禹锡《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》
——刘长卿《送李中丞之襄州》
——方干《送从兄郜》